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推介我省再擔保業務風險動態監測預警經驗做法
時間:2023-11-01 來源:本站
近日,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在其官網發布《湖南再擔保建立風險動態監測預警機制 助力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高質量發展》,向全國體系成員介紹、推廣我省業務風險動態監測預警經驗做法。這是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繼2022年9月之后,再次向全國推廣我省再擔保經驗。今年以來,湖南省融資再擔保有限公司通過建立業務風險動態監測預警機制,定期對擔保機構開展風險監測,及時進行風險提示和預警,對加強業務風險防控發揮了積極作用,主要做法如下:
健全制度,建立常態化監測預警機制
為加強合作體系業務風險防控,再擔保公司結合工作實際,及時修訂《湖南省融資再擔保有限公司風險管理辦法》等相關制度,建立風險動態監測預警機制,明確風險動態監測預警工作流程、風險等級分類標準和風險預警措施,為持續跟蹤轄內合作機構擔保業務風險、開展風險動態監測預警工作奠定了基礎。
定期監測,實施動態風控措施
一是專人負責,按月監測。再擔保公司安排專人負責對接全國政府性融資擔保數字化平臺,建立月度監測臺賬,重點關注代償率較高、代償率變化較大的合作機構,了解原因并協助合作機構解決問題。加強政策宣導,要求各合作機構設置專人專崗,建立監測預警工作群,做好監測預警工作。
二是動態跟蹤,按季預警。再擔保公司在月度監測基礎上,結合上季末監測預警情況,持續跟蹤監測數據。對因解保操作原因導致的代償率變化,一對一及時督促指導機構正確操作,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更新;對確實屬于代償風險上升的,季末發送風險預警函件,要求合作機構梳理風險項目、分析風險成因、采取應對措施,并報送風險處置方案。
三是常態監控,效果初顯。自年初實施動態風險監測以來,再擔保公司累計發送風險函件21份,涉及17家合作機構。除個別機構因存量業務結構等原因暫無法降低代償率外,大部分機構代償率已控制在3%左右,合作體系代償率也由2022年末的2.25%下降到今年8月末的1.65%。
多維分析,研判下階段監測重點
為增強工作前瞻性,再擔保公司加強研究,每半年結合上一年度和近半年來風險監測預警情況,分別從合作機構、合作銀行、客戶所屬行業、產品四個維度,對轄內備案業務進行全面深入分析,形成風險動態監測報告,明確下一階段省內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發展和風控管理方向、風險監測重點、風險預警舉措。(再擔保 供稿)
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
湖南省財政廳官網